杜晴若在曾家住了一段日子,接受了学霸家庭的熏陶。

    不久接到杜家的口信,说是京中的家人来信,杜启贤只好带着她提前告辞。她的外祖父也说了,让她每隔一段时日就要过来住上几天,起码学业不能荒废。说是这么说,杜晴若知道,二老希望她能多过来陪陪他们。

    杜晴若带着外祖家的礼物以及四姨送的琴回江城了。回到杜家后发现带信的竟然是二叔,让她十分惊喜。二叔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接触最多的人之一,关系也是十分亲密的。

    二叔是带着商队下来的,听说他还要往南边的闽洲去。二婶家的船队快要回航了,他去看看能不能拿到什么稀罕玩意。杜晴若听了,自然想跟着去的。南边物产丰富,而且海上贸易繁盛,常常会有外国的海商带着些稀奇古怪的货物到这个东方古国来碰运气。有些东西,本土人未必了解它们的用途,杜晴若没准会认识呢。

    谁知,她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一口拒绝。江南到闽洲的路可不好走,越往南边,不仅有丘陵还有山脉阻隔,入闽之路只有一条,山路崎岖,商队往往会选择走海上绕道。只是海上到底风浪大,就是现在有了较为稳定的火轮船,颠簸也不可避免。当时光是走内河上京就差点要了杜晴若的小命,如今如何敢让她随着商队出海。

    杜晴若也明白,自己这个年纪是不可能跟着商队跑的,她也不是非去不可。她跟二叔请求,如果船队带回了些新奇的事物,一定要告诉她,最好是大齐不曾出现过的。二叔自然应允了,还答应给她带礼物作为补偿。

    杜晴若又读起了他带来的信。她的父母自然是表达了对她的思念以及叮嘱,让她好好孝顺祖父母,抓紧在外祖家学习的机会。过年前杜晴若曾给他们写信报平安,又说了年后去外祖家学习的事情。得知此事最开心的要数曾慧云了,女儿能在自己娘家进学是最好不过,而且自己离家已久,孩子还可以代替自己承欢膝下。

    元哥儿也写了信,是她娘握着他的手在纸上一笔一笔画的,他又在纸上按了个小掌印,看得杜晴若心都要化了。

    最啰嗦的要数杜尚熙,写了满满的三张纸,这个小胖平时是最烦写字的,看来是真的有许多话要说。他先是表达了自己对姐姐的想念,又说了自己现在作为大哥有好好地看护小弟,然后絮絮叨叨地说起了自己的宗学生活。

    他提到,大皇孙现在不跟他们一起上课了,虽然他以前也很少来,但他如今进阶到更高级的课堂去了。二皇孙没了管束,更加肆无忌惮地找三皇孙麻烦,都被杨镇找机会躲过去。当然也有躲不过的时候,那种时候杜小胖会拉着自己的小伙伴跟他们一起混战。

    看来熙哥儿真的在宗学混出头了。杜晴若感叹,宗学里都是些皇亲国戚,以杜家现在的地位是绝对上不了的。杜启明还想过沾舅舅的光,将来把杜尚熙送到国子监去。杜尚熙跟的又是在朝中毫无势力的三皇孙,杨镇除了皇后,身边也没有母族给他支持,更跟别提他那个不靠谱的父王了。杜尚熙能招揽到一帮小伙伴,完全是靠个人魅力。毕竟,不是所有宗室和世家子弟都是站在桓国公府背后的,有些孩子的家里也是在观望当中。

    杜晴若对他向来很放心,杜小胖智商和情商都是很在线,在关键时刻也很靠谱。

    杜尚熙在信中还兴奋地告诉她,今年开始他们就要上箭术课和马术课了。

    射御是君子六艺的一部分。杜晴若之前还担心杜家在京城没有那么大的场地,弟弟们学箭术还好,学马术就有点困难了。如今熙哥儿能在宗学学习这两样技能,也算因祸得福。而且他们的骑射先生都是校尉级别的,水准自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武师可比。

    杜爹爹还答应了,如果杜尚熙能在骑射课上拿到好名次,会在他生日的时候送他一匹小马。这可把杜小胖乐疯了,他早就想要一匹小马了,不是那种小木马,是活生生会跑会叫的小马。难得这孩子对上课这么有热情,杜晴若觉得自己也要送一份礼物来鼓励他。想着骑马射箭都应该会很费手,打算给他做一套护具。

    自打长姐离京,杜尚熙的性情稳重了不少,他的父母也为他这种改变而欣喜。以前凡事有姐姐给他担着,他只要做个无忧无虑的二少爷就好了,现在他是家中的长兄,而且在宗学里也常常跟二皇孙的小团体斗智斗勇,整个人在急速地成长。

    与他一样飞快成长的还有杨镇。